第六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上榜作品——吕格尔《羌的山》

       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是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自2013年开始向全国发起的一项品牌活动,旨在针对上一年度国内涌现的优秀专题摄影作品进行公推和综合审议,最后评出本年度上榜作品,至今已连续举办该活动五届。主办方希望通过常年举办这样的活动,为中国摄影的发展树立一个风向标,共同推动中国摄影的发展进步。
       近日, 第六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活动已经圆满完成推荐和评审工作,并最终形成上榜结果,共有十件作品上榜,分别是(按作者姓氏拼音排序):卢承德《世俗生活在南方》、吕格尔《羌的山》、吕廷川《华不注》、罗永进《山高》、李止《溪山》、潘晓春《异物》、丘《日常写作》、吴国勇《无处安放》、王轶庶《无中生有》、郑知渊《大城》。

      本期介绍吕格尔作品《羌的山》。

吕格尔

      1995年出生于四川,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目前于北京邮电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曾获索尼青年摄影师计划奖,新锐摄影奖,中国摄影家协会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奖等,入围Lucie基金会新兴艺术家奖学金,玛格南基金会纪实摄影基金等,自出版摄影书《羌的山》。

作品阐述

      《羌的山》是吕格尔基于家乡汶川羌族的创作计划,2008年地震后的援建,加速了蔽塞山岭里现代化的进程,由此地域的交流越发强烈边界不断模糊,他通过前期对当地的类似田野考察,在一种“再熟悉”的过程中,对身份的焦虑逐渐放大,于是他把寻找答案的希望寄托于《上山寻海》(第二章)的行为当中,在三叠纪时期,汶川地区处于滨海环境,他询问羌人是否有过汶川与海的记忆,同时也上山寻找沧海桑田的痕迹,途中遇到了张开双臂的雪人,被涂抹的白石,假山,假马,熊猫。。。这些景象与第一章《羌的山》有着微妙的联系。上山寻海的这种看似缘木求鱼的行为,开始转向更为诗意化的地域和身份物像的寻找。之后他收集山上的沙石,在暗房里洒在底片上,得到《星海》(第三章)的原始图像,又参照NASA的大量星空图片,为“星海”绘制了一个看起来尽可能真实的色彩,似乎也找到了最终的答案。

评委评语

严志刚

      作为2018年备受关注的一位年轻艺术家,吕格尔通过一部《羌的山》作品,展示了少年一般的感性天赋和理性才华。作为一种惯常的捷径,同时也充满了可能落入俗套的冒险,吕格尔选择重新认知自己熟悉的家乡作为线索和灵感,对自身和本民族身份以摄影展开了一次探索之旅。作品有着强烈的代入感,从最初的焦虑情绪,到回归后的宁静安详,再到寻找答案之后的如释重负。艺术家融合了记录、肖像、景观和当代艺术观念各种手法,并且在材质上做出探索挑战摄影的本质,章节之间层层递进,不断质疑的同时,却毫不迟疑,一气呵成。

作品展示

《羌的山》第一章

第二章《上山寻海》

第三章《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