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用铁板作为相机感光材料的基材,由来已久。自从19世纪中期直至20世纪初期,在整个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后期,居于主流的感光材料和它们的专用相机,依次为银版法、火棉胶玻璃湿版法、明胶玻璃干版法以及胶片和胶卷等所占有。但是,在这一期间内,以铁板作为感光材料基材及其专用相机,由于它们相对价格低廉、拍摄快速的特点,也一直在“非主流”地存在并发展着。甚至由此催生出了最早的“立拍立现”技术和相机。
这一类以铁板作为感光材料基材的摄影方法和专用相机,在70多年的漫长时间里不断地随着当时的摄影工艺技术、拍摄方法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形态,比如,依照时序出现的湿法金属版、干法金属版以及“立拍立现”法。与此同时,在不同的地域,它们也曾被赋予各种不同的名称,比如,法国人称其为“黑版法”、又称为“米莱诺法”。(这只是在欧洲大陆的称呼。它其实也是安布罗法在铁板基材上的应用)。英国人称其为“铁板法”,又称为“费罗法”。而美国人则称其为“锡版法”。不管怎么称呼,它们的共性都是:以火棉胶湿版或明胶干版工艺,将感光物质涂覆于铁板这个基材之上的方法。
在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方法之后的一段儿时间里,人们一直在探索、研究更加廉价、更加便捷一些的摄影方法。一直到1851年,英国人阿切尔发明了火棉胶玻璃湿版方法,还有当时出现的安布罗法技术,由于这两项技术的叠加,才催生出了以铁板涂覆火棉胶及感光材料,用安布罗法的黑色衬底而呈现正像的摄影方法及其专用相机。基于上述工艺技术,1852年,法国人Adolphe Alexander Martin 发明了火棉胶金属湿版法(Melainotype)其中的“melaino”是“黑”的意思,故史称“黑版法”,也可依其读音称为“米莱诺法”。到了1854年,英国也有了类似的方法,一向高傲的英国人却称它为“铁板法”(Ferrotype),其名字中的“ferro”是“铁”的意思。也有人依照其英文读音称之为“费罗法”的。再往后,这一类方法在北美大陆出现。由于这种底片基材的表面镀有一层用于防锈的锡,因而被美国人称为“锡版法”(Tintype),其中的“tin”是“锡”的意思。到了1871年理查德.利奇.马多克斯发明了明胶干版技术,在这之后出现的锡版,已经开始逐渐地使用“干法”工艺了。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锡版底片才有可能重叠地放置于相机机身之内,并且底片之间不会互相粘连,这也为日后的快速拍摄、快速换片提供了首要条件。到了20世纪初期出现的使用锡版底片的“徽章相机”和“马路摄影”,也正是依托于这种干法的锡版摄影技术,并由此使其成为“立拍立现”摄影方法的先驱。
具体到使用铁板(锡版)作为感光材料的相机来说,早期出现的铁板(锡版)法相机采用的还是刚刚出现不久的火棉胶湿版技术的,所以还是“湿法”,它与火棉胶玻璃湿版法的区别,只不过是为了降低成本,并且直接得到正像,而把感光材料载体由玻璃换成了涂黑的薄金属板而已。也正是由于为当时的湿法底片特点所限,为了避免底片之间相互粘连,所以底片无法重叠放置,只能单张地放置于相机后部的感光区域进行拍摄。这一局限,使得这一个时期的铁板(锡版)相机还不能进行连续、快速的拍摄。
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当时的人们就想方设法能够在同一张底片上拍摄出尽可能多的照片,然后再对照片进行裁剪。使用这种方法的典型相机,应当首推1862年美国波士顿市的西蒙.维因(SimonWing)公司制造的维因倍增相机(Wing Multiplying Camera),(见图1.2)。这种照相馆用室内相机个头儿笨重,机身前部可以根据需要换装一只或四只镜头,而机身后部的感光组件可以上下、左右移动。这种很聪明的设计,通过更换相机镜头或移动机身后部的感光组件的方法,可以让锡版的不同区域分别感光,从而在这张4×5英寸的锡版上能够拍摄出一张以至最多可达72张的照片。
图1
图2
到了19世纪后期明胶干版方法出现,这种更加快速、更加便捷的摄影方法也促进了铁板(锡版)摄影法的由湿向干的转变和改进,这种湿片向干片改进所带来的最大、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底片从此可以呈现重叠状态地一次性装入相机机身之中,而不必像从前一样每拍摄一张后,还需要重新更换底片。从而为连续、快速地拍摄创造了技术上的必要条件。这一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相机机型就有1899年纽约市的大众摄影公司(Popular Photograph Company)制造的诺达克(Nodark)相机(见图3.4)。这种使用干法锡版底片的相机使用125mm f/10新月镜头,有纵、横向两个方窗取景器和一个按钮式快门,按下时快门打开,抬起时快门关闭。在机身内部有一个能够活动的木制底片架托,它可以在暗房中把26张 2/½×3½英寸的锡版底片一次地装入架托,然后再从机身后盖装入相机。拍摄时,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由摄影师决定快门的开闭时间,拍摄一张后,顺时针转动机身右侧的旋钮(旋钮上标有1-26的刻度),则前一张已经拍摄完成的底片,即会从机身内部的底片架托上,通过机身下部的扁方形的黑色金属通道,滑落入下方的冲洗容器中或存储盒中。而后面的一张尚未拍摄的底片,则被推进到准备拍摄的位置。这种能够快速完成拍摄、冲洗的锡版相机一经面世,即被当时的报刊夸耀:称其为是一种可以拍摄出“一张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照片”的相机。可见,能够快速取得正像照片是很受市场和人们的欢迎的。
图3
图4
铁板(锡版)法照片在19世纪中后期,之所以受到市场和大众的欢迎,除了它的低成本、快速度之外,能够直接取得正像,并且便于剪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在这一时期整个欧美地区经济繁荣、人们的文化生活活跃,社会交往频繁。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开始出现了当时很时髦的“名片文化”,同时也流行一种名片格式照片(CDV),这种名片,正面都镶嵌有一张本人的头像,这种名片照片(CDV)有些是使用蛋白印相法制成的,而另外一些则是铁板(锡版)法照片。这种流行文化,极大的推动了铁板(锡版)法摄影的蓬勃发展。(见图5、6)
图5
图6
到了20世纪初期,随着欧美地区经济的发展,有钱有闲的中产阶层日益扩大,到四处游玩儿的人们也逐渐增加。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在照相馆内的摄影了,他们希望能够在任何地方,比如公园、闹市、路边随时拍照,并且能够立即取得照片。这时,这种能够适应“马路摄影”的锡版徽章式相机便应运而生了。1910年位于美国芝加哥市的铁板摄影公司率先推出了“奇异自动炮式徽章相机”(WonderAutomatic Cannon Photo Button Machine),开辟了全金属机身、立等可取照片相机的先河。紧随其后的1912年,位于德国边境一侧的荷兰小城奈梅亨(Nijmegan),制造出了技术更加成熟的“徽章”(Button)相机(见图7.8)。这种模样很像个大炮的相机,机身为全铜制造,表面镀镍(也有局部蒙皮的),使用新月型镜头。它可以在室外环境下将100张¢1英寸的圆形干法锡版底片,一次装入机身后部的“炮膛”内备用。拍摄的时候,当被拍摄人物进入取景器中央后,摄影师握压一下气动快门气球,就完成了拍摄,然后提拉一下机身上方的螺杆,拍摄完成的底片即通过机身下方的扁方型封闭滑道,落入与机身下方相连的冲洗容器内了,圆形的冲洗容器被均分为三个扇面形冲洗槽,大约30秒左右旋转一次冲洗槽,即可按已拍摄照片的先后顺序取出底片(这时已成为照片),再把取出的照片装入专门的圆形相框中,让顾客将刚刚拍摄完成的本人像片带走,当然也可以像徽章一样别在衣服上。(见图9)
图7
图8
图9
用这种貌似“大炮”一样的相机来做个体经营,投入很小,产出又快,而且容易操作。当时这样的一套器材,摄影师只需要投入大约30美元,还包括一包可以拍摄100张徽章照片的底片及其相关药剂。而每拍摄一个徽章照片收费是5美分,所以能很快地收回投资。正是由于这些优点,在20世纪初期的欧美城市、广场、街道、公园等人流密集之地,经常可以见到这类在街边招揽生意的摄影摊位,并由此产生了摄影史上“马路摄影”这一个称谓。这种“立拍立现”的“马路摄影”技术,也因此成为20世纪出现的“宝丽来”摄影的老前辈。
(文章转载于路万江先生的订阅号“古典相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