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收藏工艺标准(上)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制作工艺技术规范

2.1   传统暗房工艺全流程控制

2.2 数字输出认证体系

2.3 材料规范

2.4  版本标识与签名

第三章 保存与展示规范

3.1  环境控制参数

3.2  装裱与存储方案

3.3  数字化备份

第四章  监控系统与修复再生技术

4.1   灾害应急响应体系

4.2  银盐照片修复

4.3  数字影像修复

第五章 法律版权合法性标准

5.1 作品版权权属的确认

5.2 授权范围与权利限制

5.3 公有领域与特殊类型作品

提交与验收流程

 附录

7.1 术语解释

7.2  参考品牌

7.3  常用摄影传统工艺介绍

 

 


第一章   总则

 

 

准旨物馆、美术馆等专业收藏机构拟摄影为专业的摄作品材料使用、制作工艺、储藏保存、抢救修复、研究归档、数字化管理建立一套专业、整的技范,标如下。

1.确保作的持久性。最程度延长作品物理和化学寿老化褪色变质

2.作品真实性。还原术家创作、细和尺

3.便于学研究与展览。品应便于安全取、研究、运

4.统一馆管理标准。建可衡量的质量准,便于馆藏期系性管

5.准适于所媒介摄影传统胶银盐微喷印相室或赠方品前应遵此标


第二章  制作工艺技术规范

 

 

2.1   传统暗房工艺全流程控制

2.1.1 银盐照片冲洗参数

 

步骤

常用化学试剂

温度(℃)

时间

搅拌频率

显影

Kodak D-72 (1:1 稀释)

20±0.5

2 分钟

持续轻柔搅动

停影

醋酸停影液(pH=4.5-5.0

18-24

30 

持续轻柔搅动

定影

带坚膜定影液

20-25

5-10 分钟

每分钟翻转 4 

 

注:由于市场各类品牌质量标准参差不齐,其他品牌化学试剂不予纳入。定影规范使用酸性坚膜定影液或后期增加坚膜程序,定影后建议使用千分之十五硫酸铝钾溶液浸泡15分钟,流动水洗40分钟以上。(温度/时间/搅拌频率作为一个参考)

2.1.2 水洗质量检测技术标准

- 残留硫代硫酸盐检测

· 0.1%硝酸银溶液滴于照片边缘

·若出现棕色沉淀(Ag₂S),表明残留超标

·合格标准:显色面积≤1mm²

 

2.2 数字输出认证体系

2.2.1 色彩管理设备校准周期表:

 

设备

常用校准工具

周期

合格标准

校色仪

X-Rite i1Pro 3

每半年

ΔE≤0.824 色色卡测试)

大幅面打印机

Barbieri 分光

光度仪

每种类型的纸

合格的icc曲线

显示器

CalMAN 色彩分析 软件

每月

Gamma 2.2±

0.1

 

 

2.3 材料规范

2.3.1 传统材料标准

 

常用材料类型

类型

棉质纸基纸

银盐放大

棉质水彩纸/宣纸等植物质纸张

古典工艺

矿物质颜料

古典工艺颜料

 

2.3.2 数字输出介质标准

所有数字输出必须在照片边缘输出标准色卡。

-推荐使用顶级介质

·哈内姆勒艺术纸 325g,含棉 100%,色域覆盖率 99% Adobe RGB

·爱普生艺术纸 :无酸纯棉纸基,耐光性顶级。

注:其他材料视作品重要程度评估执行。

 

2.3.3 框材料标准

 

材料类型

参数标准

木框

可优先选择黑胡桃木、柚木、樱桃木、榉木等。木材应干燥、无裂缝、无虫蛀、木材纹 理应清晰、美观,拼接处应严密、平整,无明显缝隙或高低不平。

铝框

可优先选择航空铝 6061-T6 等,铝框材料应轻便、耐腐蚀。拼接 处严密、平整。

 

2.4  版本标识与签名

2.4.1 限量版编码系统

结构化编码示例 Title-1/10-AP-签名-2025.9.30

Title (代表作品标题)         

 位置:照片左下角·

1/10 (分子代表序列号,分母代表限量号)

位置:照片下角

·AP (表示艺术家自留版,可选)

位置:照片下角

签名(详见2.4.2

位置:照片下角

 

·2025.9.30 (代表作品制作年份月份日期)

位置:照片下角

2.4.2 签名管理

总版号须以钢印、干印或手写三种方式体现于作品正面右下角。

作者签名需使用档案级颜料基墨水笔(archival pigment pen),避免褪色风险。

 技术参数存档:数码作品需保存RAW 文件及打印 ICC 配置文件。

 

第三章  保存与展示规范

 

3.1  环境控制参数

 

风险等级

光照(lux

紫外(μW/lm

温度

湿度(RH%

高敏感度

≤10

≤10

18±1

35±5

常规作品

≤50

≤30

20±2

45±5

 

3.2  装裱与存储方案

3.2.1 展示装裱

衬纸使用无酸卡纸(2mm 厚度),边缘留白≥5cm

 

悬浮式装裱时,须用钛合金夹替代铜质材料以防氧化污染。

低反射UV玻璃,可见光透过率≥92%紫外线阻隔率≥99%(符合ISO 9050光学性能标准)

无酸可逆双面胶:(符合PAT ISO18916,PH ISO18902标准)

悬挂系统,采用自适应重力分配挂钩系统。

3.2.2 长期存储

·黑白照片:无酸聚酯套袋+防潮箱(湿度45%-50%)。

·彩色照片:充氮密封箱(氧气浓度≤0.5%

注:1900年前的酸性材料摄影工艺照片冷藏保存。

3.3  数字化备份

3.3.1 扫描标准(扫描设备须符合ISO 19264-1图像质量标准)

反射稿:600 DPI16 位色深,TIFF 格式。

底片:4800 DPIHDR 多帧合成,输出为 DNG 格式。

3.3.2 元数据标注:

EXIF:相机型号、光圈/快门参数、GPS 坐标(可选)。

IPTC:创作者、版权声明、创作年代、关键词(如#战地摄影、人物肖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