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黑
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进行中国地方摄影文献及摄影史研究。曾被马格南Abigail纪实奖学金提名并入围短名单,作品《罗福平》入选中国摄影图书排行榜,作品《寺背》获2023年集美·阿尔勒发现奖。
寺背
文 / 傅尔得
寺背是赣南山区的一个村落,因村前有寺庙而得名。如今,寺庙早已不见,村名却流传至今,绵延近五百年。艺术家拉黑1984年出生于寺背,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
寺背之于拉黑,如印度之于奈保尔。对这位著有“印度三部曲”的印度裔英国作家来说,“印度是一种疼痛,是一个我会怀着巨大的柔情想起,但最终又总是想要逃离的地方。”
图片
图片
故乡是艺术家拉黑过去15年最重要的创作主题。2007年以来,在长期悬浮于故乡与城市间的游牧状态下,拉黑以寺背为背景,从土地、身份、迁徙和变革等维度出发,陆续以《走失》《走回故乡》《罗福平》系列,完成了“故乡三部曲”1 式的创作。
面对不可承受的现代性断裂,拉黑一直在城市和故乡之间,探索着自己的动态位置。他以摄影、行为等多种方式,处理了个体在面对故乡与记忆时,身份、心理和精神等所陷入的困境。在此过程中,他更对生活于寺背的家族、族群的生存状态及环境现实,进行了理性的长期观察和纪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创作中,“寺背”逐渐成为一只不受控的隐形之手,并借着拉黑的相机和底片,开始“自我显影”,《寺背》由此产生。《寺背》将拉黑从“故乡三部曲”中的个体与故乡之间的复杂二元关系及其对个体生命史的叙事中解放出来,转而将其置于与土地、山川、山民同命运的立场,共同去面对天地自然法则的审视。如此,寺背成了主体,而作为艺术家的拉黑则逐渐隐退、消失。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在“寺背”的俯瞰之下,一代又一代人,如刍狗,如草树枯荣,出生、活着、死亡,如此自然轮回。寺背于群山环绕,房舍农田逐渐演变,洪水来去,花开花落,恬淡、平静,但死亡、消逝和暴力等,始终隐匿于那日常之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寺背》是拉黑在对“故乡三部曲”的抽象式总结下,对寺背的致敬,也是对许多如寺背一样,处于不可往复的消失中的诸多故乡的致敬。通过对故乡、记忆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探讨,借由智识和情感上的感知力,拉黑以影像建构了一座将寺背通往形而上存在的桥梁。经由这一探索和重构,注定消逝的作为客体的寺背,回归到了“寺背”本体这一不朽的位置。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此,“寺背”超越了现代史的感伤叙事,不再是专属于拉黑个人的地理坐标意义上的故乡,而是成为一个现代文明背后的,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之久的,更接近土地生存方式的,属于每一个个体的,更普遍的永恒土地本身。
注释:
1 在《走失》系列中,拉黑以“从泥土中移植到水泥地上的草”的自觉,梳理了自己与寺背、家族的关系与记忆,认识到故乡与家族的基因已经在他的血液之中,无法逃离与回避;在《走回故乡》系列中,拉黑通过对自己肉身的“惩罚”,独自从上海徒步1000公里回到出生地寺背,用身体在生活地的城市与故乡寺背之间建立了一条可以魂归的精神之路;在《罗福平》系列中,拉黑以赤脚西服的形象,将自己融入记忆与现实之中的寺背,让罗福平、罗鑫、拉黑这三个分裂的身份,在其身上互相接纳与共处。
评委评语
这是十余年来坚持以土地、身份为主题的艺术家拉黑以自己的村庄寺背(位于江西南部)为背景推出的最新作品。作品延续了艺术家一直以来的实践对象和问题意识:面对现代化的进程,被封闭和开放交织着的中国乡村,被经济和文化双重冲击着的土地,该如何适应?该如何发展?
拉黑关于故乡与土地的艺术实践,一直是以势大力沉的力量感和充满反差的行为艺术、行走式拍摄等来呈现的。激越的方式显现的是温柔而无处释放的情感,是焦灼而无处安放的灵魂,是基于故土视野的人类与自然,身份与生存等话题的深度思考和自问自答。当过往的记忆与丰富的阅历集中在故乡的草木与乡亲身上时,他也难有能力将其神化或改变,只能以喃喃的碎语来将纠缠于心理的复杂感情一次又一次地喷发出来。
《寺背》可能是随着拉黑的年龄增长而采取的掏心窝挖箱底的渐显平和的影像行动,他把以往的热烈不断叠加直至深沉于平静。而作为时空切片的照片在他那里也不再指涉具体的对象,而是指向更为广阔而普遍的人类情感和寺背作为土地的精神性。(柴选)